《战争论》第六篇 |防御(8)(2 / 2)

(5)我军完全寻找不到较好的阵地。

(6)我们急需决战。

(7)最后,上述几个或所有原因共同发生作用。

二。在一个地区内等待敌人,以便尔后在这个地区朝敌人发起进攻(如1759年的明登之战),最合适的根据是:

(1)双方兵力的对比对防御者并不是非常不利,防御者可以不必寻找坚固的和加强的地方。

(2)有特别适于等待敌人的地形。至于什么地形适合于等候敌人,这属于战术问题。我们只想指出,这种地形的特点主要是便于我方通行而且不便于敌方通行。

三。在下列情形下占领一个阵地,用来真正等待敌人的进攻:

(1)防御者兵力很少,不得不利用地形障碍同堡垒进行掩护;

(2)地形供给了这种较好的阵地。

防御者越不寻求决战,只满足于消极成果,而且确切知道敌人将迟滞不前和犹豫不决,最后会舍弃其计划,那么,上述第二第三两种抵抗方式便越值得重视。

四。坚不可摧的营垒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达到目的:

(1)营垒设在十分优越的战略地方。

这种营垒的特点是,在这种营垒里的守备部队是不可战胜的,所以敌人就不得不采用其他手段,也就是说,敌人或者只好抛开这个营垒接着寻求自己的目的,或者就必须围困这个营垒,让守备部队饿死。如果敌人做不到这两点,这个营垒在战略上就拥有极大的优越性。

(2)防御者可以期待得到外援。

占领皮尔纳营垒的萨克森军队就曾经这么做过。无论这种做法遭到了不幸的结局而让人们发表了一些什么意见,一万七千萨克森军队用另外的方法决不可能抵抗四万普鲁士军队,这一点却是一定的。假如奥地利军队在洛博西次没有更好地利用由此而得到的优势,那只能说明奥军的整个作战方法和军事组织很差。毫无疑问,假如萨克森军不进入皮尔纳营垒而朝波希米亚退去,那么,腓特烈大帝在这次战局中便会把奥军和萨克森军一起赶过布拉格,并且占领这个地方。凡是不愿承认这个有利的方面而总是只想到最后全军被俘这一事实的人,都不是像上面那样思考问题,而不那样思考,就不会得到任何可靠的结果。

但是,因为(1)。(2)两种情况都是不多见的,因此利用营垒是一种需要周密考虑的措施,并且只有在少数场合能够成功。如果有人企图利用这种营垒使敌人望而生畏,以致让敌人的全部活动陷于瘫痪,那是非常危险的,也就是说,他会遭到不得不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作战的危险。假如说腓特烈大帝在崩策耳维次利用这种营垒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么人们应该佩服的是他十分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当然,在这种场合比在其他场合更应该看到,假如情况危急,腓特烈大帝率领剩下的部队是可以夺路而出的,同时要看到,腓特烈大帝身为国王,处在可以不需要担负责任的位置。

五。假如国境附近有一个或几个要塞,那么,主要问题就是:防御者应该在要塞前面,还是在要塞后面进行决战。在要塞后方进行决战,有下面三个依据:

(1)敌人占有优势,我们必须先削弱敌人的力量,然后再和他战斗;

(2)要塞就在国境附近,当防御者一定要放弃一部分国土之时,这部分国土的面积不致过大。

(3)要塞拥有防御力量。

要塞的主要任务之一无疑(或者说应该)是在敌人前进时让敌人的兵力受到损失,大大减少我们准备与之决战的那部分敌人兵力。假如我们很少看到有人这样利用要塞,那是因为这一方或那一方都很少寻求决战。而我们这里所谈的却正是寻求决战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防御者在边境附近有一个或几个要塞时,他应把这些要塞留在自己的前面,自己在要塞后面进行决战,这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十分重要的原则。我们认为,在要塞后面进行会战同在要塞前面进行会战相比,尽管失败时战术上的结果相同,前一场合所丧失的土地也要多一些。不过这个差别与其说是根据事实材料所得出来的,还不如说是想象出来的。我们自己也可以想到,在要塞前面进行战斗,可以选择良好的阵地,而在要塞后面进行的会战,在大多数情形下(即敌人围攻要塞,要塞有被攻破的危险的情况下)却必定会变成进攻会战。可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进行决战时,敌人的兵力已经削弱了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假如他遇到几个要塞,甚至会削弱一半。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细小的差别同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利益比较起来,实在不算什么?

所以,我们认为,在决战不可避免(不管是敌人寻求决战,还是我们自己的统帅追求决战),或者我们没有信心战胜敌人,或者从地形条件来看不急需在前面较远的地方进行会战等情况下,邻近的。抵抗力强大的要塞必然会直接促使我们从一开始便撤到要塞后面,在那儿借助要塞进行决战。这时,一旦我们在距离要塞很近的地方占领阵地,以致进攻者不将我们赶走就不能围困或封锁这一要塞,那么,进攻者就会被迫来攻击我们的阵地。所以,我们认为,在一个重要的要塞后面较近的地方选择一个良好的阵地,是在危险的处境下可能采取的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防御办法。

当然,如果要塞距离国境很远,那就是另外问题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上述措施便会让出很大一部分战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做这样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措施便接近于向本国腹地撤退了。

另一个条件是要塞应有的抵抗能力。大家知道,有些地点,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即使构筑了工事,也是不能和敌军直接接触的,因为它们经不住大批军队的猛烈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起码是我们的阵地必须在这些地点后面很近的地方,以便守备部队能够获得支援。

六。最后,往本国腹地退却,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是一种合理的措施:

(1)双方在物质和精神力量方面的对比让我们无法在国境上或国境附近进行有效抵抗;

(2)主要问题在争取时间;

(3)国土的情况有利于往腹地退却。这一点我们在第二十五章已经谈过。

到这里为止,我们讨论了这一方或那一方寻求决战,因此决战是无法避免的情况下的战区防御。但是,我们必须提醒一下,战争中的情况并不那么简单,如果有人想把我们在理论上所确定的原则和所作的说明运用到实际战争中去,那么他还一定要注意第三十章。而且应该想到,统帅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进行决战和不决战这两种倾向之间,依据实际情况,有时则比较接近这一倾向,有时比较接近那一倾向。�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第四十六章 |战区防御(续)——逐次抵抗�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我们在第三篇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中已指出,在战略上应该同时使用现存的一切力量,顺次抵抗同事物的性质是矛盾的。

对于一切活动的战斗力量来说,这一点就不用作进一步地说明了。但是,如果把战区和战区内的要塞。地形障碍,甚至战区的面积也都当作是战斗力量,即把它们看作是固定的战斗力量,那么,这种战斗力量只能逐渐加以利用,或者,我们能够一开始就退得很远,把其中可以发挥作用的那些部分完全放在我们的前面。假如这样做,战区就能发挥它在削弱敌人军队方面的一切作用。敌人便不得不封锁我们的要塞,只能派遣守备部队和设立防哨保障他占领的地区,不得不进行长途行军,还有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所有必需品等等。不管进攻者是在决战前还是在决战后前进,全部这些活动对他都有影响,只是在前一种情况下影响更大一些而已。由此可见,假如防御者一开始就推迟决战,他就可以让全部固定的战斗力量同时发生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看,防御者推迟决战严格地说并不会让进攻者胜利的影响扩大,这是非常明显的。关于胜利的影响,我们将在研究进攻时再作进一步的考察,在这儿只是指出,胜利的影响可以延续到进攻者的优势(双方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对比的结果)消失时为止。这种优势总是要消失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占领战区要耗费兵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战斗中必然会有伤亡。无论这些战斗是在开始阶段发生的还是在结束阶段发生的,也不论这些战斗是在战区的前部进行的还是在战区的后部进行的,力量遭到的削弱是不会有很大不同的。比方说,我们认为,1812年拿破仑在维尔那对俄军的胜利,同在博罗迪诺取得的成功比较起来,其影响的大小是没有差别的(假定这两次胜利的大小是相同的话)。纵使是在莫斯科取得的胜利,其影响范围也不会更大,因为莫斯科在一切场合都是胜利影响的终点。当然,进攻者因为其他原因而在边境旁边进行的决定性会战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胜利成果,胜利的影响范围由此可能较大,这也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的。综上所述,胜利影响范围的问题并无法影响防御者延迟决战。

我们在《抵抗的方式》一章里谈到的那种推迟决战,可以看成是最大限度的推迟决战,我们称它为往本国腹地的退却,它是一种特别的抵抗方式,利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意图是让进攻者自己消耗力量,而不是用会战这把剑消灭他。但是,只有这种意图占主导地位时,推迟决战才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抵抗方式。很明显,假如不是这种意图占主导地位,人们就可以把推迟决战设想有许多阶段,并且让这些阶段同所有防御手段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不把战区在削弱敌军方面所起的作用看成是一种特别的抵抗方式,而只看作是固定的战斗力量根据各种情况和条件的需要同其他手段的混合使用。

假如防御者认为决战时不需要利用这些固定的战斗力量,或者认为利用它们时将在其他方面带来很大的牺牲,那么他便可以把这些力量留待以后使用。在这种场合,这些力量对防御者来说好像是在其他场合不可能得到的新的增援力量,借助这种力量,防御者活动的战斗力量便可以在一次决战后再进行第二次决战,也许还能进行第三次决战,等于说,可以逐次地使用力量。

假如防御者在边境附近进行的会战失败了,但不是完全溃败,那么人们很容易想到,他还有能力在最近的要塞后面进行第二次会战。假如他遇到的敌人并不怎么决断,那么他只要利用大的地形障碍便足以阻止敌人的前进。

从这可以看出,战略在利用战区时,也像利用其他手段一样,要合理地使用力量。使用的力量越少越好,但是必须使用足够的力量。当然,在这儿也同作生意一样,主要问题不在于单纯的精打细算,而在于其他地方。

为了避免产生很大的误解,我们必须指出,这里探讨的,不是人们在会战失败后可能采取或企图采取何种抵抗措施的问题,而是防御者能从第二次抵抗中期望得到多少成果,可以在自己的计划中对它作多么高的估价的问题。在这儿,防御者必须注意的几乎只有一点,那便是他的敌人,即敌人的特点和敌人所处的情况。一个软弱无能。缺乏自信。荣誉心不强或者受到种种条件束缚的敌人一旦获胜,便会满足于一般的利益,当防御者决然向他挑起新的决战时,便会畏缩不前。在这种情况下,防御者可以利用战区的各种抵抗手段进行新的决战(尽管这种决战本身很弱),在这里一定会不断发生扭转局势的新的希望。

不过,谁都会感觉到,我们在这儿已经接触到不求决战的战局了,这种战局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逐渐使用力量的领域,我们将在下一章仔细论述它。�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第三十章 |战区防御(续)——不求决战的战区防御(一)�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能不能产生和怎样才会产生作战双方都不是进攻者的战争,即双方都只有消极意图的战争,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最后一篇中详细研究。在这儿我们没有必要研究这种矛盾现象,因为对每个战区来说,我们只有从它和整体的关系中,才可以找到解释这种矛盾的各种理由。

然而,不但在不求决战的战役中没有必然的决战焦点,而且在战史上我们还可以看见许多这样的战局,在这些战局中并不是没有进攻者,即并不是没有积极意图,只是积极意图很弱,致使进攻者不是不惜任何代价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并不一定进行决战,而只满足于当时情况有可能提供的利益。在这种战局中,进攻者或者是不追求任何确定不移的目标,而只想获得时间给他提供的利益,或者尽管有一个目标,但只在有利的情形下才去追求它。

这样的进攻者离开了向目标前进的严格必然性,差不多象一个流浪汉那样在战局中游荡,左顾右盼地企图偶然地拣到廉价的果实。这样的进攻和防御没有多大差别,因为防御的统帅也可以摘取这样的果实。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打算在《进攻》篇中对这种战局作进一步的哲学的考察,在这里只提出一个结论:在这种战局中,不论是进攻者还是防御者都不求决战,因此决战不再像拱门上的拱心石一样是一切弧线的终点,不再是所有战略行动全归向的终点。

只要我们读过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战史,我们便能知道,这种战局不是一般地占多数,而是多到这样的地步,以致其他类型的战局倒好象是例外。即使将来这种情况会有变化,没有问题,这种战局依然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战区防御时必须考虑这种战局。我们在这儿就想指出这种战局的最显著的特点。现实中的战争多半处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中间,有时接近这种,有时接近那种,所以我们只有考察这种种特点产生的阻力所引起的战争的绝对形态的变化,才能够看到这些特点的实际作用。我们在本篇第三章里已说过,等待是防御优于进攻的最大优点之一。在实际生活里原本很少能作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便更难作到了。由于人的认识不完善,因为人们害怕不利的结局,由于影响行动发展的偶然事情很多,常常有许多按当时情况说应该发生的行动其实并没有发生。在战争中同在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很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所以,战争中的贻误(假如我们可以这样说的话)也必然要多得多。这正是防御者可以坐得其利地获得果实的好地方。我们将占领地区在作战上特别的重要意义同这一经验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占有者得利”这条原则,这条法则在和平时期的斗争中即诉讼中也被看作是神圣的原则,正是这个原则替代了决战(在以打垮敌人为目的的所有战争中决战是整个行动的焦点)。这个原则起非常大的作用,自然,不是说它能引起行动,而是说它能给不行动,给为不行动服务的所有行动提供依据和理由。只要不能寻求和不能期待决战,便没有理由舍弃任何一点国土,因为只有在决战中为了换取某种利益,才可以放弃某些国土。所以,防御者总是想要保住即掩护住所有的国土,或者尽可能多地保住就是掩护住国土,而进攻者则力求占领在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所能占领到的一切,也就是尽可能多地占领对方的国土,在这儿我们只谈前者。

防御者没有派军队掩护的地方,都可以被进攻者占领,这样,等待的利益便转为进攻者所有。所以,防御者总是力图直接掩护一切地方,并等待敌人来进攻掩护部队。

在深一步探讨防御的特点之前,我们必须把《进攻》篇中进攻者在不求决战时通常追求的目的先提出来说说。这些目的是:

(1)在不实行决战的情况下,占领对方大片的国土。

(2)在上述同样的条件下,夺取大仓库。

(3)占领没有掩护的要塞。尽管围攻要塞是一种比较艰难的。常常要付出很大力量的行动,可是,它不会带来什么灾祸,因为人们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这一行动而不致受到重大的实在损失。

(4)最后,进行意义有限的胜利的战斗。进行这种战斗无需冒很大的危险,可也不会得到非常大的利益。这种战斗在整个战略纽带上不是具有很大结果的部分,它是为了战斗而进行的战斗,或者是为了获取战利品还有为了赢得军人的荣誉而进行的战斗。当然,为了这样的目的,人们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发动战斗,而只会等待偶然出现的有利的时机,或者通过巧妙的行动来创造这种机会。

针对进攻者的这四个目的,防御者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将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掩护要塞;

(2)扩大防御正面以便保护国土;

(3)如果正面的宽度不足以掩护国土,则通过向侧方行军,马上赶到敌人前面去拦截敌人;

(4)避免进行不利的战斗。

很明显,防御者采用前三种手段的目的如下:让敌人采取主动,而自己充分利用等待的利益。这种意图是完全符合事物性质的,一概地否定它是十分愚蠢的。决战的可能性越小,这种意图就越强。虽然从军事行动的表面上来看,在战局的一些不起决定作用的小规模行动中,活动常常还相当活跃,但是上述意图却永远是这种战局的最深的基础。无论是汉尼拔还是非比阿斯,不论是腓特烈大帝还是道恩,只要不追求决战也不等待决战,便都遵循这一原则。至于第四种手段,则是为前三种手段服务的,是它们的不能或缺的前提条件。

如今,我们想对这几种手段作较详细的研究。

防御者为了掩护要塞不受敌人攻击而将自己的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这乍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合理,似乎是一种多余的举动,因为修筑要塞的目的便是为了让它独立地抵抗敌人的进攻。不过,在现实里面我们却看到这种措施出现过千万次。在作战中就是这样,最普通的事情往往看来也是最难理解的。但是,有谁敢于仅仅根据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就把千万次出现的情况全说成是不对的呢?这种现象既然一再反复出现,就证明它一定有一个深远的原因。这个原因便是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人们精神上的柔弱。

假如我们把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那么敌人不打败我们的军队就不能进攻要塞。一次会战便是一次决战,如果敌人不寻求决战,那么他就不会发起战役,这样,我们就不用会战这把剑也可以保住自己的要塞。所以,当我们估计敌人不一定寻求决战时,就要等待敌人发动决战,因为敌人很可能是不想决战的。如果事实和我们的估计相反,敌人准备朝我们发起进攻,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采用退到要塞后面这个手段。因为我们可以采用这一手段,所以把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就更没有什么危险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付任何代价地维持现状的巨大可能性决不会带来丝毫的危险。

假如我们把军队配置在要塞之后,那么我们就恰好给进攻者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目标。如果要塞不很大,那么进攻者即使毫无准备,无论怎样也是会围攻它的。为了不让敌人攻占要塞,我们便必须赶去增援,这样一来,我们的行动就成为积极的和主动的,原本在向自己的目标前进的围攻要塞的敌人却反而成了占有者。经验告诉我们,事情必定是这样转变的,这是事物性质决定的。我们已说过,进行围攻并不一定会遭到灾祸。甚至通常不敢发起会战的,最不果断。最软弱。最消极的统帅,只要可以接近要塞,也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围攻,纵使他只有野炮,他也会进行围攻,因为在最不利的情形下,他可以放弃这个行动而不能受到实际的损失。另一方面,大多数要塞只要被围,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可能被进攻者用强攻或某种特殊手段攻破,因此防御者在估计可能发生的情况时,绝不可忽略这些。

将这两种情况对比一下,防御者当然会认为,在较好的条件下进行会战,不如根本不进行战役有利。所以在我们看来,将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这种习惯的作法是很自然和十分简单的。腓特烈大帝用格洛高要塞抵抗俄国军队,用希维得尼察。尼斯和德累斯顿等要塞抵抗奥地利军队时几乎都依循了这个习惯。但是贝费恩公爵在布勒斯劳采用这种方法时却失败了。如果当时他把军队配置在布勒斯劳后面,也许就不会遭到攻击。可是,当腓特烈大帝不在布勒斯劳时,奥地利军队是占据优势的,只有腓特烈大帝来到布勒斯劳,奥军才会失去这一优势,这种情形表明,在布勒斯劳进行决战决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普鲁士军队在布勒斯劳的配置地点是不适合的。如果贝费恩公爵不是害怕奥军炮击布勒斯劳这个存有储备品的要地(如果遭到炮击,他就会受到在这种情况下决不会公正地考虑问题的国王的严格责备),他一定会将军队配置在布勒斯劳的后面。对于公爵企图通过占领布勒斯劳前面的筑垒阵地保住要塞的作法,人们在事后是不应该横加指责的,因为,卡尔。冯。浴林公爵在那时很可能只满足于占领希维德尼察,在可能受到普鲁士国王进攻的情况下,他也很可能停止前进。所以,对于贝费恩公爵来说最好的办法应当是不进行真正的会战,当奥军开始进攻时就把军队撤到布勒斯劳后面,这样,既可以得到等待的利益,又会碰到很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