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暗叹一声,裴济之生在官宦之家,长于妇人之手,从不知战争的苦难一面,却只从书中得来的只言片语里,便一厢情愿的认为着,所谓战争不过是,战场杀伐,快意恩仇而已。
“如此便说一桩,以祝酒兴!”
他强忍着性子,便讲述了在新安如何火烧皂河谷的经历,一战烧死杀死胡兵上万人,听的众人是热血沸腾,击掌喝彩。
的确,敢以区区千余团结兵,能一战杀精锐之敌上万,这种战绩就算兵家先辈复生也不敢保证能够竟全功。
韦济与严维都是由衷的为此击节叫好。
笑过一阵之后,裴济之又意犹未尽的说道:
“今日兴致如此之好,不如诸位赋诗应和以为如何?”
韦济与严维立时便收声了,裴济之这话可有揭人短处的意思。此时世人大多只知道秦晋是个带兵的武将,是个粗人,让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来作诗,岂非当着矬人说短话吗?
韦济刚想将话题转过去,裴济之却似笑非笑的瞧向了秦晋。
“中郎将以为如何?”
秦晋欠身道:“诸位都是诗才翘楚,秦某还是藏拙的好!”
但是,裴济之似乎有意要捉弄秦晋,却是紧追不放。
“哎,听说中郎将去岁进士登科,可莫要谦虚呦!”
此言一出,却让韦济与严维都大吃一惊,他们对秦晋的经历都不甚了了。虽然这年头的进士没甚地位,就算中了状元也不过是可以在京畿县里做个县尉而已。但是,却有一点,时下有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进士科主要考的就是诗词歌赋,如果但凡没有天赋,就算考一辈子都未必能够得中呢,因此才有五十岁登科认为少进士之语。
此时若是格外露出惊诧之意,那就是对客人的不敬了。于是,韦济与严维虽然都面露惊讶之色,却全都再一次选择了沉默。
裴济之也是一时兴起,他虽然知道秦晋是去岁的进士,但却从未听说秦晋有过只言片语的诗赋。偏巧,前些日子遇到了一位曾与秦晋同榜的进士,说起秦晋登科及第,却只有“侥幸”二字评语。
秦晋那位同榜的进士,评价起来还算公允,若说秦晋的明经功底自是不同凡响,于诗才禀赋上,却是差强人意。
因此,裴济之便要看看,传言究竟是否为真。
“诸位,莫要推辞了。”说罢,他又指着身边的侍女道:“还不摆上笔墨?”
既然裴济之点明了秦晋的进士身份,韦济与严维便再没有拒绝的道理,只同声应和,悉听尊便。
裴济之洋洋得意,起身离榻,在屋中踱了一圈,便一拍脑门道:“不若便以‘春’为题,如何?”
韦济道:“甚好!”
论起诗作,韦济也好,严维也罢立时便都显露出了异乎寻常的自信,显然,这对他们是甚为拿手的。然则,秦晋却是心下惶惶然。
秦晋中的进士,那都是原本的秦晋去考的诗词歌赋,与他可没有半分干系。他虽然继承了原本那个秦晋的记忆,却没能继承下来那个秦晋的禀赋。
但苦于裴济之有意为之,便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但心里却在不断的盘算着,如何才能应付过去。
只见韦济与严维各自思量一阵,便有诗句脱口吟诵,虽然都是些芳华嫩草,春色嫌晚,庭树飞花等寻常词句,却听来也自有一番味道。
韦济率先提起笔来,但见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眨眼的功夫便写就一篇。一旁的严维也丝毫不逊于韦济,笔下沉稳……
“中郎将,如何还不动笔?”
裴济之笑意盈盈,目光里透着幸灾乐祸的神彩。
见这厮有意捉弄,如此紧逼,秦晋便有些恼了,好歹自己也是此人的救命恩人,何苦如此戏弄?便大踏步上前来到为他准备好的条案前,提起笔来,顷刻之间便字迹满纸。
恰在此时,厅堂的屏风之后却传来了一阵老妇人的咳嗽之声。裴济之听罢,立时就哆嗦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