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期的阿拉伯民族,早已不复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剽悍骁勇,游牧习俗加上严酷的生存环境,使得他们的想法变得市侩而现实,并且已经习惯于依附在强者的阴影下生活。
这是一群既贪婪又奸诈的沙漠强盗,这是英国议员们在一战时期对阿拉伯人的印象,甚至有人宣称这些野蛮的异教徒在世界上的唯一价值,就是在奥斯曼人的后方增添一些负担。
此时沙特境内的伊赫万运动已经被武力镇压,除了沙特核心的几个部落,总体来说阿拉伯半岛上的宗教气氛,没有像十几年后那样狂热。
贝都因部落并不缺乏勇猛顽强的战士,前提是他们能够获得足以抵消损失的战利品,一旦损失超过部落长老的心理预期,这些用血脉和宗族维系起来的游牧民部队,士气很容易会陷入崩溃。
德国人在延布港的胜利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据,那些由部落武士和城市居民组建起来的武装团伙,在现代化的装甲铁骑面前溃不成军。
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数度被异族征服并统治,当发觉毫无获胜希望之后,通常情况下他们和世界上大部分民族一样,也会向无法对抗的强大对手投降。
不过伦道夫他们这回遭遇到的,完全是一种特例,这些战士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他们会不惜一切去完成主人的命令,因为违抗主人意志所遭到的惩罚,会比死亡更令人恐惧。
发起数次鲁莽的集群突击之后,沙特禁卫的伤亡已经超过四十人,这等于是这支小部队五分之一的兵力。沙特方面的指挥官在此时表现出了少有的铁血风格,他果断处死了擅自一名带领部下撤退的武士头目,然后命令剩下的部队立即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这位指挥官敏锐的发现对面那些神秘的敌军虽然拥有凶猛的火力,但是总人数上面并不多,随着战争时间延长,胜利的天平必定会向占据了绝对数量优势的己方转移。
这位殿下的判断与决定,不得不说正好击中了德国人的软肋,于是当发现敌军开始向阵地侧后迂回之后,德国人不得不向第二道防线撤退。
直到此刻,德国方面还未出现任何一个伤亡,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所有德国人都保持着旺盛的士气。依靠八个人是无法守住围墙的,德国军官们交替掩护,最终成功撤入了院子中心的驿站。这座结构坚固的建筑,建造时就带着军事要塞的属性,时隔百年之后,这座抵御沙盗的堡垒,再次成为了一群异乡人最后的防线。
“注意节省弹药!”伦道夫背靠着窗旁的石壁,向战友们提醒到。
“最后一个弹匣!”霍恩上尉把最后几枚散装手枪弹压入冲锋枪弹匣,随后利落的拉下了p38的枪栓。
“他们还有不少人,射击前要注意瞄准。”于尔根少校按下空仓挂机钮,鲁格手枪重新上膛。
虽然军官们在之前的战斗中,尽可能的采用单发和短点射,但是手上剩余的弹药也已经不多了,于尔根心里很清楚,要不是对面那些士兵不怎么擅长射击,德国人根本就坚持不了那么久。
伊本沙特虽然很重视自己的贴身禁卫,但对这些奴隶武士并不是无条件的报以信任,沙漠奴隶主们都很清楚,这些黑奴并不如同外表看到的那样老实与臣服,对他们必须要防上那么一手。
这些士兵全都学习过如何使用和维护步枪,却很少有实弹射击的机会,他们手中的英国制步枪,更多时候只是个仪仗道具。有趣的是,奴隶武士们本身也不怎么喜欢热武器,因为在他们的家乡,他们更擅长使用冷兵器格斗。
和贝都因武士相比,黑奴禁卫只学会了简单的射击技术,精确瞄准在这些人眼里是一种神奇的技能,鬼才知道他们发射出的那么多子弹,究竟飞到哪里去了,反正禁卫军这边尸横遍地,却没有打死一个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