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野狐岭大败突厥颉利可汗的威风还在,他们不敢不从。
打着防止颉利报复的旗号,大唐派官驻兵各蕃,也名正言顺,他们也能勉强接受,毕竟颉利的威胁确实存在。
“我有个提议,把幽府十州境内的粟特胡聚落,都给迁到这些北山奚境,也清除幽府内患。”彭惟忠道。
一直听着大家说话的康婆坐不住了。
他也是粟特胡,以前还是博陵首富呢,他家也是博陵粟特胡的萨保。
“都督,我们粟特胡从魏晋之时东迁而来,许多人都已经是定居上百年了,我们也一直是良民。”
“我不是对康参军有意见,但是许多粟特聚落,确实是不服王化,他们聚族而居,建有袄祠,信奉拜火教,甚至在中原依然施行胡律,还自行征税、私拥武装等,如何能称的上是良民呢? 就如此前何明远他们,三千家粟特胡,短短十年间,占据于延水三百里,完全就是国中之国了, 现在许多粟特聚落都差不多如此,那些粟特人眼里没有国法,甚至没有朝廷官府,他们始终是个隐患,除非他们能够真正的散居城邑村庄,完全遵守朝廷法纪, 趁这机会,把幽府十州内的粟特胡聚落,全都迁移到北山奚旧地,将他们重新打散,与归附的北山奚,以及突厥、靺鞨以及一些汉人百姓一起组成新的村落。”
多族混居,充实边疆。
然后他们原来的聚落迁走后,其田地等也可以发卖或是入官,也可以把地分授给一些无地汉民。
另外北山奚旧地上,设立驿站、屯堡、守捉等,派驻官员士兵,士兵家眷们随军安置,分田授地,他们则住在驿站屯堡守捉城等的旁边,也可以是外城,不与诸胡混居。
彭瘸子的意思很明显,这些军事堡垒是控制北山的关键,而随军家眷们聚居一起,不跟蕃胡混居,也能形成更可靠的据点。
康婆很是反对,认为如何明远这样的粟特胡聚落毕竟是少数,多数粟特聚落也是一心安稳的经商、手工,如果这般强迁他们,不免很不公正。
“康参军说的有道理,只要编户齐民,服役纳税,那都是我大唐子民嘛,我们要本着自愿的原则,可以鼓励粟特胡移居山北,但全凭自愿。
如果他们还是愿意留在旧地,我们也不能强迁,”
武怀玉表了态,他也早说过粟特胡自治聚落是毒瘤,必须清除,所以现在幽州不仅雷霆剿灭了何明远三千家粟特胡,没有半点情面。此后也在深入展开治理,主要就是把聚落改为乡里,编户齐民、量田登记,然后就是服役纳税,甚至要求这些粟特胡聚落,必须得设立社学,要教汉字汉话。
各聚落的萨保、祭司等,也要得到官府的任命,禁止他们私拥武装等,
这些都在展开,
不过他不想让粟特胡迁去山北,是因为本身山北除了北山奚,就有不少粟特胡,再一个,击败北山奚以后,这块地仍属于新征服的边地,仍是控制薄弱地区,尤其还是与奚的边境地带, 如果把粟特胡迁去,那到时粟特胡、北山奚等蕃胡数量就太多,这更不利于新征服地的控制掌握。
最好的掌控,还是改变主体民族,尽量多迁些大唐百姓过去,然后就是把蕃胡打散杂居, 治理粟特胡隐患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把这些一个个的自治小聚落拆散了,然后将他们分散安置到各个大唐汉人的村落城镇里,这样就被汪洋大海包围,时间一久就同化,
没有组织的个体,是成不了什么势的。
“崔侍郎到哪了?”武怀玉问。
“还在路上,”
“突利可汗此时应当也快到长安了吧?”
“嗯,快了。”
“松漠都督李摩会到了没?”
“应当也快到了。”
戴着面具把半边烧脸摭住的李谨言笑着追问,“可度者的女儿,大都督不会拒绝吧?”
彭瘸子道,“这好事为啥要拒绝?难道要让可度者觉得大都督嫌弃他们,或是看不起他们?”
“于公于私,大都督都应当笑纳,我看今天日子就挺好,要不我们一起去送礼迎亲,今晚大都督就洞房?”
“今天日子不错。”
这几位幕府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是好不开心,武怀玉倒是挺无奈的,那位奚王之女他都没见过,
可看他们样,他也清楚拒绝可度者确实不好,尤其是人家伸来热脸,你却贴个冷屁股,谁也不舒服。
还得用他们,还要拿下北山奚呢。
“收下吧,大都督如此年轻,妾侍也这么多,还怕多这一个?”
“好吧,”武怀玉摆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