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秉笔投暗 人或许能控制自己的心,却无……(1 / 2)

剑阁闻铃 时镜 2592 字 2个月前

孤灯一盏,照着医馆高悬的药壶。

蔡先生等人在外面等候已久,忽然听得脚步声,抬头见金不换身影从里面出来,正想上前禀报在仙人桥附近发现冯其尸首之事:“郎君……”

然而话才开口,便为金不换此时的面色所惊,声音戛然而止。

金不换低垂着眼帘从他们旁边走过,脚步没停,只道:“备车。”

备车?可明月峡一役刚结束,无论是打扫战场清理痕迹还是后续受伤修士的救治,事事都要他拿主意……

蔡先生一怔,下意识问:“您要去哪儿?”

金不换的脚步,终于一停。

东方已渐渐亮起鱼肚白,这一夜所发生的种种,悉数从脑海划过,可最终落定的,不断在耳旁回荡的是,竟是那一日在小楼,周满持剑转身,那凛冽如锋刃的一句……

“只要能赢,对是对,错——也是对!”

可笑他当时并不算真正理解此言,也难怪师父先前说他还不够明白。

势大如世家,在望帝如此明显的一场伏杀面前,原来也只得忍气吞声;自己却要为去救周满还是顾全大局而挣扎、而痛苦……

无尽情绪如潮涌过,最终都消散。

金不换眸底,只余一片山海难移的平静,轻声道:“去杜草堂。”

清晨时分,锦官城西郊尚是一片静寂,浣花溪畔几间草庐经由后世弟子与慕名的文人骚客不断扩建,已练成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屋舍。

写有“杜草堂”三字的匾额就挂在门楣上。

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枝叶散如华盖,熹微的晨光便从林隙穿过,碎在下方正拿着扫帚扫地的年轻弟子们身上。

金不换豪奢的车驾在十丈外停下,踩着几片落叶从车上下来时,肩上还裹着伤的常济也正好从门内走出,立在阶上,遥遥看向他。

车驾本可以驶到近前,可金不换从来不会。

杜草堂向奉简朴之风,无论他在外面如何荒诞不经,回来时却总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移步来到草堂门口,扫地的弟子们见了都有些诧异,纷纷见礼,唯独常济早就料到一般,并不惊讶。

金不换躬身道:“常师兄。”

常济只向着门里一指:“师父在诗笔亭,已侯你多时。”

金不换于是一阵沉默,过了好片刻,才道一声谢,整肃衣袍,进了草堂。

翠竹森森,青瓦白墙,只有旧诗残画店点缀其间,过得一条长长的夹道,绕过草堂影壁,便上得一条铺满诗文的长廊。

他向前行了一千四百尺,终于见到那座茅草盖顶的小亭。

长廊尽头是一片墨竹林,墨竹林旁则是一片墨色的小湖,湖底投着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笔,诗笔亭便坐落在墨湖东畔。

三别先生正在湖边垂钓。

只是所钓并非是鱼,所用也并非是饵。而是从旁边乱糟糟的一堆诗稿里取出一页来,抓出上面的墨迹,在诗稿变成一张白纸时,墨迹也就被他手指捏成了一枚豆大的墨锭,然后挂上钓钩,随着甩杆的动作,沉入湖水。

墨锭入水顿时又重散成诗稿字句。

湖底沉着的那一支支笔于是跟闻见了什么香味似的,轻轻摇摆起来,带上水波,在湖面上散开涟漪。

金不换见状,便在后方停下了脚步。

三别先生静盯着水面,突然竿稍一抖,他立刻提起鱼竿往上一甩,只见得一支沉漆兔毫小笔如一尾细鱼般咬在钩上,倏尔跃出水面,被三别先生一声大笑,抓在了手中——

以诗为饵,所钓者笔!

“喂了上百篇诗稿,总算咬钩。不错,仲秋八月的兔毫,不焦不嫩不脆不秃,他日作画拿来题字最好……”三别先生看了看,到底满意,只是说完凝视此笔一会儿,却又渐生寂然,末了不免一叹,“我也不知今日是等到你好,还是等不到你更好。”

金不换不知该如何回答,只上前躬身为礼:“弟子金不换,拜见师父。”

三别先生问:“你想好了吗?”

金不换一掀衣袍,竟长身而跪,但取墨竹老笔竖秉于眉心,搭垂眼帘,声音寂定:“弟子想好了。愿奉杜圣遗训,从今日起,为草堂秉笔!”

他叩首于前,朝日在东面升起。

耀眼的辉光如万条金丝,洒向蜀中群山。

小剑故城冷寂的医馆里,如泥塑般枯坐已久的身影,也终于动了一动。

一命先生为周满开了一剂药,此时正拿着一枚骨片沉思,见王恕重又进来,便将那枚骨片递给他,道:“方才金不换手底下那些人来过,说是在仙人桥附近江滩清扫痕迹时发现。若我所料不错,此物乃取上百人眉弓之骨炼成,是那陈规‘一叶障目’之术的法器,与周满身上所中之毒系出同源,能照见一些东西……”

那是一枚残破的骨片,似只是从整体上碎裂的一块。

王恕伸手接过,便见骨片弯曲处如一面打磨粗糙的小镜,浮动着晦邪的气息,却照出黑白两色。

只是黑的极多,白的极少,仅像狂风巨浪里苦苦支撑的几叶孤舟,短的如点,长的如线。

其中三道格外长、格外亮,好似骤燃的流星,照亮夜空;旁边两道稍短,却也坚定温暖,不动不摇;然而其余的光点却十分散碎,只像是黯淡的星辰,随时都会熄灭。

一命先生此时不愿再看王恕是什么神情,已将眼帘垂下,只道:“这或许便是她目前一生所遭逢的所有善恶……”

人心之毒,不夺人命,但在《毒经》中却被放在最后一页,真正的凶邪之处正在于此。

人或许能控制自己的心,却无法控制他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