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暑期档已经进入了尾声,之前上映的电影正在加紧收割一波票房,而新上映的电影也要抓住仅剩下的半个多月的时间。
八月份上映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些中小成本的片子了,没有什么可供选择的好档期,必须要避开几部大片。
八月七号一部武侠电影《绣春刀》在国内上映,票房不错,首周末四天拿到3300万票房,第二周走势一般般,拿到3500万。
电影口碑很不错,近几年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武侠片,徐客的《龙门飞甲》还是翻拍的,口碑远远不如老版。
难得出了一部不错的武侠片,立马又有人喊出了武侠未死的口号了,还被称为十年来最好的武侠电影。
黑马常有,但是票房大爆的黑马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电影缺少话题度,票房大爆是不可能的了。
导演没话题、题材没话题、主演没话题,本身的内容也不够引起广泛的讨论。
几个边缘小人物对于操自己命运的抵抗,这个核心可以,但是电影中过程既不够富有激情,结局有点淡淡的忧伤,也不够悲壮。
是部好电影,但很难大卖,要不然也不会在口碑那么好的情况下,走势却一般般了。
像这样的片子有很多,质量好,看过的大多数都觉得很不错,但是肯为之走进电影院的却不多。
电影的卖点无非是最直观的视听,以及情感。
九十年代香江武侠片很火,但是除了李联结的几部片子之外,并没有什么爆款。
李联结的那几部《黄飞鸿》,以及之后的《霍元甲》,最成功的的地方是电影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其次才是李联结的打戏。
之后彭于晏那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直接把最重要的家国情怀给忽略了,变成一个反抗码头黑帮的事件。
导演和编剧也是够蠢了,《叶问》系列就做的很好,第一部在梻山打日苯人,第二部在香江打英国拳王,第三部打米国拳王。
第一部的背景不用说了,天然的两个对立面。
第二部当时香江是英国人统治,而英国人包括那个英国拳王都看不起华人,矛盾也足够突出,和第一部一样,上升到了国家、民族层次,让主角的形象更加高大。
第三部的对手变成了地产商,因为一座学校打起来,从格调方面来看,就比前两部差了点,
简单点说就是第一部讲了国仇和民族荣辱,第二部讲了人文品格宗师风范,也有一部分民族荣辱,第三部讲的是事故人情家长里短。
哪怕有真正的拳王泰森出演,配角张靖的打戏也很不错,票房终究还是不如意。
国内观众的观影习惯不如北美,人均观影次数不到05次,想让观众花钱走进电影院可不简单,《小时代》能圈钱也是一种本事。
像《绣春刀》这种武侠片,又是明末,上升到民族高度是调动观众情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不过那样做的话就俗了一点,估计又要被影评人骂,说什么给观众喂爱国主义椿药了。
宣传爱国就是容易被骂,骂主旋律,骂政府,反抗现实、反抗政府的就容易得到影评人的夸赞,这是常态了。
当然,如果公关费给够了,你不管拍什么都能让人吹。
好电影从来不等于高票房,和《绣春刀》同期上映的还有古添乐主演的反腐题材电影《反贪风暴》。
周末两天3200万,第二周4500万,九天一共7600万,比《绣春刀》的11天6700万高不少。
口碑不太好,古添乐年纪大了,脸部越来越僵硬,都快没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