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大汉的第一次科举(1 / 2)

数日过后,长安各地的官吏抵达了杜县。

这些官吏大大小小有数千人,皆是原本魏国在关中的官吏。

这些官吏,官职高的有太守,郡丞,官职低的,有县令,县尉。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吏。

吏并不是官,它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是最基层的干部。比如狱卒,就是吏,水浒中的宋江,是郓城县押司,做的是办理文书的工作,也是吏。

在古代,吏的名额,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大姓掌控的,比如宋江的押司之职,在宋朝时,是由地方上有产业中挑选的。

生得命好,生在地主家,就可以担任地方的吏,这是不需要考试或者举荐的。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讲的就是这个情况。

由于地方吏的名额是由这些地主,大姓掌控,因此地方能否安定,看的就是这些地主,大姓的品德如何。

这些人如是品德高尚之辈,便可以为民谋福祉,如品德不行,这些人便会成为恶霸,欺男霸女,侵占百姓田地,兼并土地,地方上由此民不聊生。

至于科举制度,考的是官,并非考吏。

而到了到了明朝,科举制度更是大规模崩坏,参加科举落选之人,比如秀才之类,他们可以在地方上担任吏,并且不用交税,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由于地方的吏的名额把持在地方地主,大姓的手里,因此国家能否掌控好地方,一个地方能否安定,全靠派遣的官员。

如果官员是个清官,忠于百姓,忠于国家,那么就镇得住这些吏,为国家牢牢控制着地方。

如果官员是个贪官,那就会跟这些地方上的人沆瀣一气,百姓的生活就会特别困苦了。

刘禅这一次是走了大运,由于刚刚拿下了关中,兵锋正胜,地方豪强地主们不敢作对。

刘禅便下令连着官和吏一起考核,才能不够,品德不够的人将会被剔除,剩下的都将是精英,如此筛选出来的官吏皆是清流,可保关中三十年处于政治清明的状态。

杜县府衙之中。

刘禅的桌案面前,摆放着五个卷轴。

这五个卷轴,分别是经学,明算,吏法,农事,时政等五个科目的试题。

刘禅一一看过试题,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诸葛亮说道:“这些试题不错,大司马你有心了。”

诸葛亮拱手说道:“此次考核,事关关中三十年政治是否清明,微臣怎敢大意?”

刘禅询问道:“对了,那些官吏都到了吗。”

“这些天已经陆续到齐了。”诸葛亮点了点头:“这些人听说此次考核的内容如此驳杂,都非常慌乱,甚至有些人还想收买官员获取考题。”

“地方吏走豪强大姓家族子弟担任,多无真才实学,为祸乡里的反倒不少。”刘禅冷笑道:“朕已差人去调查这些人的品行了,你只需将考题保管好,不要泄露出去即可。

既然人已经到齐了,明日便开考吧,明日先考经学,和明算,经学和明算是基础,有无真才实学,一看便知。

后日考吏法和农事,最后考时政。”

“诺!”诸葛亮拱手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