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将军之所以对远东空军的异常平静感到不安,道理其实很简单——倘若远东指挥官真的认为己方空军优势不大,以至于无法轻易阻止帝国运输飞艇向东岸投送兵力,又哪来的底气发起全面反攻?难道所谓的“全面反攻”只是远东摄政未经慎重考虑就擅自发表的好大喜功的言论,远东军方尚无与之配套的切实方案,也不打算真的在近期内发起反攻?
如果真是这样,罗兰·寇拉斯就只是一个言而无信的无良政客,迟早会失去民众的信任以及官兵的支持。
帝国军情部门有一个专门负责收集罗兰·寇拉斯事迹与言论的小组,积累的资料卷帙浩繁,恩格尔将军大体浏览了一遍,对罗兰·寇拉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与行事风格自信了解颇深。从此人的生平来看,虽然每每好作惊人之语,但是事后总会证明他的言论符合实际,公开发表的宣言更是毫无例外、不打折扣的一一兑现,可见他绝不是一个哗众取宠好大喜功的政客。根据罗兰·寇拉斯的行事作风,恩格尔将军有理由相信他昨天在冷溪镇发表的反攻言论并不是空头支票,很可能已经得到远东军方的全力支持,并且将在近期内通过一场规模浩大的军事行动加以兑现。
在这种情况下,恩格尔将军只能认为远东军方已经做好夺取东岸阵地的准备,并且对反攻得手满怀信心。以此为前提推导下来,上述第一种可能性就不能成立。之所以没有派遣空军阻挠帝国运输飞艇向东岸投放兵力,更可能是因为远东军方认为新增的这些兵力还不足以阻挡其即将发起的攻势,帝国方面现在向东岸增派更多兵力,将来就会付出更大的牺牲,为远东一方的反攻作战增添更多的战果。
“难道远东人真的是故意放纵我方向东岸增兵,以便借浊浪江截断其退路,试图将东岸原有的驻军连同新增的兵力包围起来一网打尽,从而达到杀伤我军有生力量的战略意图?”恩格尔将军陷入疑惑。
上述顾虑折磨得恩格尔将军心神不宁。要不要继续增兵,增兵到什么程度才刚刚好,他一夜未眠冥思苦想,却始终拿不定主意,只能保持沉默,下面的将领也就按部就班的执行他先前制定的增兵计划,没有对这一举措是否存在风险向他提出任何质疑。
这一夜,恩格尔将军身心俱疲,以至于心头泛起丝丝悔意。他回想起当年在西格蒙特元帅麾下担任作战参谋的那段青葱岁月,元帅阁下当时还把他当成得意门生倾力栽培,不止一次告诫他千万要摆正身份,清醒的认识到“指挥部”和“参谋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司令”和“参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尽相同的才能和资质。
参谋需要接受系统的军校教育,对战争史、军事理论、武器装备、水文地理、后勤补给乃至具体的军事技能都要有所涉猎,丰富的学识、聪敏的头脑再加上长期参与实战锻炼,才能培育出杰出的参谋人员;指挥官则未必都要科班出身,相比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赢得将领和官兵的爱戴,关键时刻能够在诸多选项当中做出果断的决策,并且勇于为决策承担一切后果。
如果按照帝国优秀参谋人员的标准来衡量,那些压根没读过军校、大字不识一箩筐、平时看起来庸庸碌碌的家伙根本没资格担任指挥官,然而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名将,往往就是这种野路子出身的将军。至于那些在军校门门功课拿满分,理论知识倒背如流的高材生,不难成为一位优秀的参谋,却未必能够胜任哪怕一个小小的连级指挥官。
西格蒙特元帅认为,能够同时胜任军团司令官与参谋长的奇才就如同“沙滩上的珍珠”,非常罕见。他曾见过无数顶着“天才”名号的青年军官,但是真正符合上述标准的人一只手就数得完,其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人就是鲁道夫·寇拉斯。元帅阁下也不讳言,很遗憾,与鲁道夫·寇拉斯并称“双子星”的弗朗茨·恩格尔并不在他看好的五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