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结束(1 / 2)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1860 字 1个月前

“此倭寇犯我台州,卿当以为如何?”

另有一人紧接着接道:“敢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台上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完美呈现了平倭之前的君臣对话。

在这对话之中还增添了一些戏剧的语调也鼓乐,总的来讲完美呈现了当敌人来犯之时,朝廷必当诛敌的强硬态度。

不用说,这对话之人模仿的乃是弘治皇帝和谢至。

看到这里便有人开始质疑了,顾朴在一旁问道:“云中侯,你这是何意,以一庶民来仿陛下是何意?”

这般模仿可不是因庶民的关系吧,即便是宗亲这般做,那都是在僭越,一样都是大罪的。

对顾朴的这个问题,谢至并未当场回答,他是要承认这本身就是大罪?还是与其辩驳上一番?

这个时候无论做那种都是在妨碍大戏的继续进行。

谢至微微一笑,道:“顾御史还是先看,莫要打扰,等结束之后再说。”

谢至不与之多说,弘治皇帝也不制止,顾朴想与弘治皇帝说上几句,可弘治皇帝却是很明显并不想与之多言。

无奈,顾朴最后也只能是乖乖闭嘴了。

顾朴不说话了,朱厚照倒是在一旁询问道:“怎就没有本宫的影子,平倭之中本宫可也是功不可没的。”

显然,对扮演自己朱厚照并未有丝毫建议,若非弘治皇帝也在这里,朱厚照很有可能自己也上去扮演一番了。

剧本谢至也是参与了几分的,剧情如何走向,谢至也还是知道一些的。

朱厚照在所有的事情之中占据的成分本就很是强烈,自然也就不能少了朱厚照的影子。

对于朱厚照的问题,谢至回道:“殿下,自然也是存在的。”

很快,为朱厚照留名的情节便出现了,情节当中完全展现了朱厚照为平倭募捐之时的艰难。

有的人大门紧闭见都不见,有的人虽说是见了却是一味的搪塞,还有人虽然出银子不过也就是三瓜两枣的

反正怎么艰难怎么来,把朱厚照为国为民操劳的光辉形象放大到了极致。

下面百姓看的用心,看到现在窃窃私语之声少了很多,比之刚才谢至所言的那句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反响更为强烈。

对这个事情谢至也不存在嫉妒还是什么的,反正弘治皇帝想要给自己儿子树名。

只要朱厚照名声好了,那弘治皇帝必然高兴,而弘治皇帝高兴了,那所有的一切不也就好办很多了吗?

当初在剧本之上,谢至便能够猜到百姓必然会对这个情节反响强烈的。

正是因为普通人向往权贵那样的生活,而在实际之中自己又达不到那样的太监,所以便会对权贵富贾之人恨之不及。

因而这一情节也才会更贴近百姓,这种情节也瞬间拉近了百姓对这一情节的互动。

其实说来募捐的事情还是颇为轻松的,毕竟这个时候的朝臣还算正派一些,有了张懋和谢至在前面打头,也都有人愿意出些银子。

因而朱厚照没到一处也都能够顺顺利利讨到银子。

正是因为如此,在这一情节之上,浓墨重彩所表述的只是朱厚照讨银子之时的艰难,并未点出是谁不愿出这个银子的。

一炷香的功夫,幕布终于拉下,当幕布再次开启的时候,重点直接放在了台州海域之上。

宝船,火炮的道具都有,完美还原了当初在宝船之上是如何消灭于倭寇的。

与倭寇的一战本身就很轻易的便取胜了,自然在这方面呈现之时便不能采用夸张手法增加胜利的艰难性了。

即便是要增加艺术手段夸张一下,那也只能是往大明军队这里加,要让百姓增添信心,让他们能够明白,他们所处的国土是如何强大,不费吹灰之力便灭了来犯的倭寇。

其实事实也着实如此,明军却是只用了一直手的力量便消灭了袭扰沿海一带百年的倭寇。

随之倭寇被全部歼灭,台下百姓自发性的起身大呼威武。

坐在前排的弘治皇帝以及几个朝臣扭头瞧着欢呼的百姓,自己身上的热血好像也开始沸腾了。

大明强大了,也是他们的荣耀。

在百姓欢呼之间,幕布落了下来。

当幕布再次开启的时候,出现的便是大批的车队运送着水泥帮着贵州百姓重新搭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