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很快就发到了每个员工手里。
公司有自己的实体期刊,这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在明眼人看来,做内部期刊,是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掌舵人的思路开拓,着手建立企业文化,让这条大船的内部更加稳定,以便在未来的大江大海中更加平稳航行的未雨绸缪之举。
普通员工当然想不到这么多,他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公司做大了,有钱了。
古人说饱暖思……哦不,物质需求优先精神需求,文化建设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赚到钱,老总怎么会做期刊?你让个一堆负债,随时会倒闭的公司试试,看他有没有闲心来做期刊。
想让员工对公司有信心,最直接的方法,绝不是苦口婆心的讲大道理谈情怀,而是展现出公司的实力。
期刊虽小,可所有员工拿到手里,第一感觉就是这尼玛也太奢侈了吧?
精美的包装,木雕边框,撒着香水的纸张,足足有几公分厚的封页和底页,完全可以拿去向报社投稿的高质量照片,这哪里是企业内部的期刊,简直就是按照婚纱照的档次来的。
苏铭的一惯思想,要么不做,要么就一定要做到位。从这个精美的期刊中,根本不用苏铭说,员工就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位老板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连做个内部期刊,都精益求精,在他手下做事,想糊弄差事恐怕是不行的。
期刊的内容都是相同的,不同层级的员工,拿到的期刊有一些细节上的诧异,最基层的员工,是普通的三合板木质边框,中层干部是贵一些的天然木质材料,几个公司老总拿到手的,是红木边框。
赤果果的不平等,最简单粗暴的手段,反而起到了不错的激励效果。
拿到期刊之后,搞得所有人都有点手足无措,放在桌上吧怕人来人往,万一打翻了水杯给弄污脏了,锁在抽屉里吧,又觉得好像有点露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有独立办公室的领导就比较轻松了,王浩直接做了个镜框,把第一份期刊放进去,和一大堆奖章一起,摆在办公室里最显眼的柜子上,不少员工有样学样,弄了个小架子,和家人照片一起摆在桌上。
打开期刊第一页,扑面而来一股含而不露的浓浓优越感。
“内部期刊,限量发行”
啥叫‘内部’?世面上买不到的,普通人不知道的,没关系没门路甭想接触到的,这就是内部。
上市公司的内部消息,垄断行业给员工子弟留的内部岗位,只给本单位职工的内部福利,通过特殊关系搞到的内部渠道,传说中的内部特供产品……和内部这两个字沾边,都充满着一种你懂得神奇意味!
啥叫限量呢?有钱都不一定买得着的,那就是限量。
你有钱,你牛,你能买汽车飞机大坦克,限量的东西你能买得着吗?还真就不一定。
而且限量还意味着升值空间。
如果这本期刊的制作水准,和街上块钱一本用来打麻将垫桌脚的普通杂质没区别,那内部、限量这两个词倒也没什么意思,反而会变成个笑柄。
可偏偏期刊的质量无可挑剔,比普通婚纱影楼的婚纱照相册档次还高,这一下子就把内部、限量的意义凸显出来了。